没有深度思考,再勤奋也没用

2021
05/31
作者:
中道财税
图片


众所周知,勤奋是一种很好的品质,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达成一个好的结果,往往都离不开这种品质。

但是,勤奋是有前提条件的,若是大的前提出现了问题,那么再勤奋往往也没有任何价值。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的「拔苗助长」这个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算是很勤奋的,在田地里忙活了一整天,但因为他违背了禾苗生长的自然规律,结果就是再勤奋,也没有用,反而损失惨重。

那么,勤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

答案是:深度思考。

有价值、有效的勤奋和努力,往往都建立在深度思考之上,没有深度思考的勤奋,通常都在做无用功。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一聊「深度思考」这个问题。


 01 
不愿深度思考,难怪你混的不好
图片
张三和李四相约一起进山里砍柴。

为了第二天能早点到山里,张三在前天晚上早早地就睡下了,而李四睡的则较晚一些,因为他花了点时间将斧子给磨了下。

第二天早上,张三很早就进了山里,一刻也不停歇,使出浑身力气砍柴,毕竟多砍一捆就能多一点收入。

等李四到山上的时候,张三已经砍好了两捆,虽然来得迟一些,但李四的速度很快,一会功夫就超过了张三。

到了中午,李四停下来磨斧子,他招呼张三也停下来休息一会,建议他将斧子磨一磨,再砍也不迟。

张三没理他,心里寻思着,我才不浪费时间,有这休息的功夫,我还可以多砍一些。

傍晚下山的时候,李四砍的柴捆数量足足是张三的两倍。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每天都是这样的结果,李四虽然去的比较晚,而且还总是停下来休息,甚至中途还去摘一些果子带回去给孩子,但砍柴的数量却总是比张三多出不少。

张三就很费解,他问李四:我每天这么努力,起早贪黑地干,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可为什么就是干不过你呢?

李四说,砍柴除了技术和力气,我们手里的斧子也很重要,我经常磨刀,刀锋锋利,自然就会砍的快一些,也更省力,你从来不磨刀,斧头越来越钝,当然既费力又砍的少了。

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故事,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这个经典的故事,也都理解其中的道理,但往往也仅仅是知道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从中吸取到教训,仍然在干着和张三一样的事:低效勤奋

很多人看上去真的很勤奋,很努力,很能吃苦耐劳,但所取得的成绩却总是不太理想,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

通常情况下,这种「忙而无获」最本质的原因,其实就是勤奋的很低效,甚至是无效。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往往就是缺少深度思考,而庸者和强者,普通人和精英之间的差距,往往也就在这里。



 02 
思考的深度,决定你的高度
图片
说了这么多,很多人的心里可能会有两个问题

1. 什么是深度思考?
2. 如何才能做到深度思考?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深度思考?

曾担任香奈儿全球CEO,被称为「新一代香奈儿女王」的莫琳·希凯写过一本书《深度思考: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

所谓「深度思考」,其实就是一种不断逼近问题本质的行为,对问题挖得越深,就越接近真相。

所以,如果想要彻底解决问题,想要努力的有价值,那么深度思考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如何才能做到深度思考?

有三个必要的条件。

1. 独处

没有一定的独处能力,那么就很难有「深度思考」的可能性,这是想要做到深度思考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在《乌合之众》里有这样一句话: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简单来讲,就是人在群体中往往就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而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有独处能力的原因。

很多问题和事情,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好好思量,好好想想的,心越静,思想往往就越深邃。

2. 知识

独处是最基础的一个条件,并不是说只要静下心来思考,就一定可以做到对问题的深度思考。

比如说,在我们考试的时候,不管你再怎么静下心来思考,不会做的题目还是一样不会做。

所以,想要做到深度思考的第二个必要条件,就是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来支撑你的思考。

知识的储备,通常有两个来源,一是经验和阅历,二是看书阅读,这也是我经常说人要多读书,多出去见见世面的原因。

你的见识越多、越广,知识储备越丰富,往往就越能对问题有深度的思考和认知。

3. 练习

深度思考是一种能力,并不是天赋,既然是能力,那就是说可以通过练习来获取的。

想要一下子就能达到对问题有深度思考的级别,这是不现实的,除了长年累月的知识储备之外,我们还得刻意练习这种能力。

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从几个角度去看问题,不要迷信权威和唯一的答案,多持怀疑态度。

这不是神经质,而是通过一次次小的练习来培养思考的习惯,以及思维上的开悟,人的脑子总是越用越灵光的。

在前行的路上,如果发现自己的努力很低效的话,那么是时候停下来思考思考了,你思考的深度,往往能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磨刀不误砍柴工,请铭记于心。

作者简介:哈叔,喜欢用历史解构职场,文字接地气,通俗易懂,简练精辟。


推荐阅读

热点 | 坏账损失到底应该如何处理?

图片


临近年末,多数企业都陆续进行账面资产及债权债务的核查,就有企业财务碰到所谓的呆帐、死账,发现个别应收无法收回的情况,问询业务部门,表示此笔款项没有可收回的余地,那么,这种情况该如何判定、如何处理呢?


一、坏账确认方法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01]325号)的第四条规定:


常见的企业坏账损失视不同情况按照以下方法确认:


(一)宣告破产、撤销:提供破产宣告、注销工商登记或吊销执照的证明或者政府部门责令关闭的文件等有关资料;


(二)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取得法律文件的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且没有继承人的应收款项;


(三)涉诉的应收款项:已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书判定、裁定其败诉的,或者虽然胜诉但因无法执行被裁定终止执行的;


(四)逾期3年的应收款项: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具有催收磋商记录,在扣除应付该债务人的各种款项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赔偿后的余额,作为坏账损失;


 (五)逾期3年的应收款项:债务人在境外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经依法催收仍未收回,且在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在取得境外中介机构出具的终止收款意见书,或者取得我国驻外使(领)馆商务机构出具的债务人逃亡、破产证明后,作为坏账损失。


企业集团内部单位互相拖欠的款项,债权人核销债权应当与债务人核销债务同等金额、同一时间进行,并签订书面协议,互相提供内部处理债权或者债务的财务资料。


二、账务处理


1.坏账准备计提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2.坏账损失确认时:

借:坏账损失

贷:坏账准备


3.结转利润时:

借:本年利润

贷:坏账损失


三、税务处理


1.坏账准备计提时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坏账准备在计提当期不允许扣除,所以需要在所得税申报时进行纳税调增。


2.坏账损失确认时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坏账损失确认当期准予在所得税前扣除。


四、所得税前扣除


针对坏账损失确认后,此部分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纳税人也不可大意,虽然税务局不强制要求提供相应证明性资料,但该留存备的资料也是需要提前准备的,比如:应收帐款的业务合同、挂帐痕迹、款项催收函、确认坏账损失的各类前提证明资料(债务人注销通知书、破产清算公告、重组公告、失踪或死亡证明等等),为了更能证明业务的真实性、有必要时需出具一份资产坏账损失报告进行留存备查。


热点 | “私车公用”的涉税分析

图片


在实际工作中,私车公用是企业常见的业务,也是容易出现争议和误区的地方。今天小编就私车公用在个人层面和企业层面涉及的税费及要点与大家进行探讨。

私车公用是指公司股东或员工个人将自有车辆用于公司的经营活动,公司与员工签订租赁合同支付租金的一种经济行为。从实际执行层面上讲,“私车公用”分为两类主体,一是个人层面,二是企业层面。

一、个人层面

首先是个人层面,个人出租自己的私人车辆给公司,涉及的税种通常包括三个税种:增值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既然出租形式要求,个人就需要就这一事项去税务局代开增值税发票。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的公告》规定: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也就是说个人出租自己的私人车辆给公司,按照个人比照小规模纳税人的原则,租金低于10万元且开具普通发票的,都是免征增值税的。

【印花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租赁合同,按照租金的千分之一缴纳印花税,并且印花税是签订合同的双方都要缴纳的税种。另外,根据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的公告:对于个人而言,可以比照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少缴纳印花税。

【个人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令第707号规定,个人租赁财产所得,应按照20%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注意:“次”是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也就是说不论是按年付钱还是按天付钱,都是以一个月的租金收入为基准计算个税。

二、企业层面

就出租业务而言,企业层面通常会涉及到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

【印花税】印花税的缴纳主体是合同双方,对于出租业务而言,企业缴纳印花税和个人是一样的,也是照租金的千分之一缴纳印花税。并且企业如果属于六税两费的优惠主体,也可以享受减免缴纳印花税的优惠政策。

【企业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由法条和政策来看,只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费用,都可以税前扣除。但是该政策在全国各地的执行口径是不同的,小编认为执行重点是:

1)私车公用要签订租赁合同,企业按市场价格支付给员工租赁费用,员工要提供租赁发票给公司;

2)车辆购置税、车辆保险费等不得在税前扣除;

3)如果企业要税前扣除相关的汽油费、维修费等,需要提前在合同中有约定并提供合法有效凭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