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好的管理要允许灰度存在

2021
04/30
作者:
中道财税
图片

没有一种管理是长治久安的,没有一种生长是不伴随阵痛的。灰度管理,令一家企业不仅跑得快,还跑得久;而当灰度被个人用在生涯管理时,又造就出一批聪明、宽容、有担当的领军人物。
很多人粗浅地认为,灰度就是谁也不得罪、世故圆滑。实际上,这是对灰度庸俗化的理解,并非其真正内涵。
华为前全球招聘负责人冉涛在采访中说: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也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是一种中间状态构成了这世间的美,这个中间状态,就被称为灰度。而灰度的本质在于,关注人性、把握人性。”
灰度反对非黑即白的二分法,这正好对应了人性中的善恶并存——灰度就是对人性的深刻认知,人性就是灰度的底层逻辑。
人是社会性动物,企业的构建和管理同样基于人。
人向往超越自我、幸福和自由;企业也希望能与员工实现双赢、共创价值。
而灰度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正是作用于促使企业与个人共同实现成功的。

1
容忍失败,容忍不完美
事实上,灰度并不深奥,它更像是一种不左不右的处世方式、管理方式。然而,让灰度落地,很困难。
作为管理者,想要把企业管理好,该如何运用灰度,把握人性?
比如,员工进入一家公司,自然想要有更好的发展,都希望得名得利、升职加薪、快速成长,在物质和精神上均得到满足和提升,这就是人性。
如果只让一个人奉献却不让他获取,这便是违背了人性。因此,管理者要能察觉人性的复杂特点,并基于此,在公司里建立起机制,让干得好的员工名利双收。
图片
这个机制,必须能引导员工走向成功,给到员工想要的名和利,并让员工得到自我成长,收获幸福,这才是人性的管理机制。员工能有所成长,企业自然也有所发展。
企业只有不断弥补、完善、良性循环切合人性的机制,管理才能走上正向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员工会被培养为出色的人、伟大的人,成为推动组织前进的引擎。
但企业的发展是会“忽左忽右”的,所以管理者也要不断完善机制,驾好马车,不偏离方向,让企业始终向前迈进。
在冉涛看来,机制是基于人性建立的,因此做好管理就要把握好人性,而想要做到这点,核心在于——寻求平衡。
灰度看似是大家都好,但实际却不是,真正的灰度,是要坚持好的,摒弃不好的,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冉涛说:“在向正确的道路行进时,管理者要团结大多数人,看到组织左偏了就往右拉、右偏了就向左拉。但是管理者不能为了袒护左边的人,打击右边的人,也不能为了右边的人,打击左边的人。要有正确的目标,否则就有可能成为一个老好人。”
经营企业,就像是经营人生,是一个包容失败的过程。
每一个企业都想要打造一支好部队,但是没有人会把一支完美的铁军送上门来,所以,管理者需要自己去努力带动和栽培自己的团队。
而在打造团队的过程中,管理者最需要做的就是:容忍失败、容忍不完美。
团队从不完美,逐渐变得完美,必定要穿过一条艰苦漫长的荆棘路。这个过程,只能坚持,不能急躁。

2
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
在任正非的灰度哲学中,坚持正确的方向,与妥协并不矛盾,相反妥协是对坚定不移方向的坚持。
核心是,方向是不可以妥协的,原则也是不可妥协的。但是,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一切都可以妥协,只要它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为什么不能妥协一下?当目标方向清楚了,如果此路不通,我们妥协一下,绕个弯,总比原地踏步要好,干嘛要一头撞到南墙上?
妥协不表示是软弱和不坚定,也不是毫不妥协,方能显示出英雄本色。人如果用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实际上是认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图片
在任正非的思想里,“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凡是人性丛林里的智者,都懂得恰当时机接受别人妥协,或向别人提出妥协,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妥协”是双方或多方在某种条件下达成的共识,在解决问题上,它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在没有更好的方法出现之前,它却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它有不少的好处。
妥协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一味地让步。明智的妥协是一种适当的交换。为了达到主要的目标,可以在次要的目标上做适当的让步。这种妥协并不是完全放弃原则,而是以退为进,通过适当的交换来确保目标的实现。相反,不明智的妥协,就是缺乏适当的权衡,或是坚持了次要目标而放弃了主要目标,或是妥协的代价过高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只有妥协,才能实现“双赢”和“多赢”,否则必然两败俱伤。因为妥协能够消除冲突,拒绝妥协,必然是对抗的前奏;我们的各级干部真正领悟了妥协的艺术,学会了宽容,保持开放的心态,就会真正达到灰度的境界,就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扎实。
由此可见,在任正非的管理思想中,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统一的两面,管理上的灰色,才是我们生命之树。开放、妥协、灰度需要深刻去理解。
素材来源:
笔记侠:《真相了!灰度管理,从此企业和员工不再battle》
华夏基石e洞察:《任正非:异见者是最好的战略储备(兼谈管理的灰度)》


end


推荐阅读

热点 | 坏账损失到底应该如何处理?

图片


临近年末,多数企业都陆续进行账面资产及债权债务的核查,就有企业财务碰到所谓的呆帐、死账,发现个别应收无法收回的情况,问询业务部门,表示此笔款项没有可收回的余地,那么,这种情况该如何判定、如何处理呢?


一、坏账确认方法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01]325号)的第四条规定:


常见的企业坏账损失视不同情况按照以下方法确认:


(一)宣告破产、撤销:提供破产宣告、注销工商登记或吊销执照的证明或者政府部门责令关闭的文件等有关资料;


(二)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取得法律文件的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且没有继承人的应收款项;


(三)涉诉的应收款项:已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书判定、裁定其败诉的,或者虽然胜诉但因无法执行被裁定终止执行的;


(四)逾期3年的应收款项: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具有催收磋商记录,在扣除应付该债务人的各种款项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赔偿后的余额,作为坏账损失;


 (五)逾期3年的应收款项:债务人在境外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经依法催收仍未收回,且在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在取得境外中介机构出具的终止收款意见书,或者取得我国驻外使(领)馆商务机构出具的债务人逃亡、破产证明后,作为坏账损失。


企业集团内部单位互相拖欠的款项,债权人核销债权应当与债务人核销债务同等金额、同一时间进行,并签订书面协议,互相提供内部处理债权或者债务的财务资料。


二、账务处理


1.坏账准备计提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2.坏账损失确认时:

借:坏账损失

贷:坏账准备


3.结转利润时:

借:本年利润

贷:坏账损失


三、税务处理


1.坏账准备计提时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坏账准备在计提当期不允许扣除,所以需要在所得税申报时进行纳税调增。


2.坏账损失确认时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坏账损失确认当期准予在所得税前扣除。


四、所得税前扣除


针对坏账损失确认后,此部分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纳税人也不可大意,虽然税务局不强制要求提供相应证明性资料,但该留存备的资料也是需要提前准备的,比如:应收帐款的业务合同、挂帐痕迹、款项催收函、确认坏账损失的各类前提证明资料(债务人注销通知书、破产清算公告、重组公告、失踪或死亡证明等等),为了更能证明业务的真实性、有必要时需出具一份资产坏账损失报告进行留存备查。


热点 | “私车公用”的涉税分析

图片


在实际工作中,私车公用是企业常见的业务,也是容易出现争议和误区的地方。今天小编就私车公用在个人层面和企业层面涉及的税费及要点与大家进行探讨。

私车公用是指公司股东或员工个人将自有车辆用于公司的经营活动,公司与员工签订租赁合同支付租金的一种经济行为。从实际执行层面上讲,“私车公用”分为两类主体,一是个人层面,二是企业层面。

一、个人层面

首先是个人层面,个人出租自己的私人车辆给公司,涉及的税种通常包括三个税种:增值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既然出租形式要求,个人就需要就这一事项去税务局代开增值税发票。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的公告》规定: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也就是说个人出租自己的私人车辆给公司,按照个人比照小规模纳税人的原则,租金低于10万元且开具普通发票的,都是免征增值税的。

【印花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租赁合同,按照租金的千分之一缴纳印花税,并且印花税是签订合同的双方都要缴纳的税种。另外,根据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的公告:对于个人而言,可以比照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少缴纳印花税。

【个人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令第707号规定,个人租赁财产所得,应按照20%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注意:“次”是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也就是说不论是按年付钱还是按天付钱,都是以一个月的租金收入为基准计算个税。

二、企业层面

就出租业务而言,企业层面通常会涉及到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

【印花税】印花税的缴纳主体是合同双方,对于出租业务而言,企业缴纳印花税和个人是一样的,也是照租金的千分之一缴纳印花税。并且企业如果属于六税两费的优惠主体,也可以享受减免缴纳印花税的优惠政策。

【企业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由法条和政策来看,只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费用,都可以税前扣除。但是该政策在全国各地的执行口径是不同的,小编认为执行重点是:

1)私车公用要签订租赁合同,企业按市场价格支付给员工租赁费用,员工要提供租赁发票给公司;

2)车辆购置税、车辆保险费等不得在税前扣除;

3)如果企业要税前扣除相关的汽油费、维修费等,需要提前在合同中有约定并提供合法有效凭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