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比例工程合同佣金如何机智消化?

2023
06/30
作者:
中道财税

图片


公司业务版图的逐步扩张离不开合作各方的口口相传,作为中间的搭线人,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也是合情合理。众所周知的销售佣金受限于税法文件的扣除比例,很多老板就开始“筹谋”通过看似合规的途径进行佣金支付,特别是在工程合同签订前期双方约定高比例取费,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涉税风险。


一、高比例工程合同佣金的支付途径


图片

二、「较为合理」的财务管理和核算

基于会计核算的原则,内部核算上佣金通过“销售费用”科目核算毋庸置疑,最终都能够如实反映工程建设的真实盈利情况。

但在后期进行涉税核查时,通过工程款支付冲抵方式支付佣金,相对应的工程合同体量往往巨大,翻查取数的工作量难以预计。因此,建议财务人员对于佣金支出设立专项台账备查,即使对外账面上没有清晰核算,财务人员同样可以通过台账快速查询每一笔佣金支付的实际流向。

可能会有财务人员说这项工作太过于繁杂,但只有前置工作夯实精准,后期面对任何的检查才能够临危不乱去做好解释工作。

三、居间费用的合理取费

居间费用取费金额的限制主要借鉴财税〔2009〕29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具体规定:

“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

由于受限于税前扣除比例要求,建议双方约定居间费用不易过高,以免引起税务部门的重点关注。

四、佣金实质一探“虚实”

老板“遮遮掩掩”的支付,财务还是要小心谨慎,毕竟你才是专业的!小编还是要告知当中的“水深”:

1.提前确定合理比例和设计支付途径
对于佣金数额一定要在工程合同签订之前双方确定,尽管双方有各自的考量,但一定要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取费,尽可能的让双方“满意”能够继续合作。

理想状态下,有利于财务入账的佣金支付方式是搭建居间业务,这就特别要注意证据链的完整性,尤其是发票的合规取得。

2.工程业务介绍对应的佣金政策是合理性
对于工程体量来说,付出的成本是企业决策者需要全盘衡量。与佣金直接关联的因素主要是合同总金额,对于既定佣金政策合理性一定是在执行过程中逐步调整完善,需要适配工程整体的预算体系,旨在实现最终整体项目的获利。

3.资金管理严格把控
企业的持续经营关键在于资金流的充沛,财务人员作为资金的把关人员,需要对于现金的储备结合业务有专业的预判,其中必然包含佣金部分的支出,事先规划储备资金存量,避免资金链中断影响工程项目进程。


推荐阅读

【原创】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该如何纳税?

图片


在实务中想必大家都了解到的关于合伙企业,分为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企业中的合伙人既有个人合伙人也存在公司合伙人、以及合伙企业的先分后税原则等相关概念,但与此同时对于合伙企业在不同情形下的所得,合伙人到底应该如何去纳税?本文将对常见的3类所得纳税问题给大家一探究竟。

一、合伙企业取得经营收入


对于合伙企业日常经营的业务取得所得,按照先分后税原则不同合伙人分别进行纳税。


(1)自然人合伙人

自然人合伙人按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2)公司合伙人

公司合伙人可将经营所得并入当期收入按照25%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合伙企业取得分红收入


(1)自然人合伙人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作为自然人合伙人应按照20%税率缴纳个税。


(2)公司合伙人

大家都知道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直接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显然对于公司合伙人来说不符合此规定,因此在公司合伙人取得分红收入时,依然按照25%税率缴纳所得税。

三、合伙企业取得投资份额转让收入

(1)自然人合伙人

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对于在日常经营中自然人合伙人的投资份额转让,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20%缴纳个人所得税。


(2)公司合伙人

对于公司合伙人取得投资份额转让收入依然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本文相关参考文件】: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税函[2001]84号》、《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


【原创】企业纳税变更登记与注销登记的辨析!

图片


经与财务朋友们日常咨询,发现很多朋友对税务登记变更及注销税务登记存在概念上的模糊,特别是关于企业注册地址变更后是否需要在税务机关办理迁出,一直是困扰财务人员的问题。

一、税务登记变更


图片


根据《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需要企业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变更后30日内,办理税务登记变更,具体办理时需要在电子税务局端提交变更资料,后台审核通过后,信息会自动更新。自2023年4月1日起,企业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更新以上信息后,税务系统会自动进行关联更新,因此不再需要纳税人自行更新税务系统中的信息。(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优化若干税收征管服务事项的通知》税总征科发〔2022〕87号

除以上列举的六项常见的税务登记变更事项外,企业的其他基础信息变更,如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等,如仅涉及税务端单边信息更新,则也是同样在电子税务局就可以申请办理。

二、税务注销登记


图片


首先是要明确变更和注销的差别,简单的理解,变更只是在税务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对局部信息的更新,不影响纳税人的所属主管税务机关管辖;而税务注销则意味着所属管辖关系的终结,因此也会面临终结前的“清理”,即清税,所以注销前企业需要取得所属主管税务机关的“清税证明”

基于以上理解,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区分,为什么有的企业办理注册地变更时,会面临清税和税务注销,因为新地址已经不再属于原所属税务机关的管辖范围,因此需要现在原所属税务机关办理清税及注销,再在新的属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登记。对于企业来说还是原来那个企业,但是在税务关系上好似一次“新生”。

有的朋友还问,如果企业经历了税务变更,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发票开具和收取,是否会影响和原供应商的合作?

因为税务变更是对企业一系列基础信息的变更,所以如果这些信息涉及开票必要信息的范围,例如:联系电话、开户行信息、企业名称、企业地址等内容,势必会对增值税票面内容造成影响,企业需要及时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原合作供应商等,使其能知晓这些信息的变更,并避免后续因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票面信息错误。

如企业将办理税务永久注销,即企业将不再存续,需要严格按照企业注销清算流程实施自查和清理。尤其是尚可收回款项等,需要及时催收并开具发票,以防企业主体注销后无法正常收款或开票引起其他纠纷。

以上就是关于企业税务登记变更及注销税务登记的辨析,欢迎大家后台留言探讨实务中遇到的类似问题。